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关于南京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2020年07月20日01:29:26
APP永久免费入口
发布部门: 南京市政府
发布文号: 宁政办发[2011]106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教育局拟定的《南京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八月十七日

南京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实施意见

(南京市教育局 2011年8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多样化办学是我国普通高中未来发展的基本任务。作为教育部确定的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改革试点地区,南京应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通过整体规划、分类推进、政策激励、自主发展,使我市普通高中的办学格局不断完善,整体办学水平大幅提升。现对我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全国及省、市《纲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多元发展为根本,以普通高中办学模式改革为重点,以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途径,以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高质量有特色发展为目标,立足学校实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大胆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形成我市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基本模式,使普通高中更加规范、更赋质量、更具特色地发展,努力推进南京“教育名城”建设。

二、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实施“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工程”,重点建设20所富有鲜明办学特征的高水平普通高中,即综合改革高中、学科创新高中、普职融通高中和国际高中,努力形成特色鲜明、课程丰富、资源开放、评价多元、育人全面的普通高中发展新局面。通过重点建设、典型引路、滚动发展,构建我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格局。

--综合改革高中,以培养基础宽厚,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基本目标,在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形成明确思路和举措。学校在高品位文化建设和高质量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多样化、选择性的课程设置和科学指导,对学生进行全面而又有个性化的培养。有效融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创设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形成全市共享机制。积极探索人才的培养规律和模式,强化自主发展优势,教育整体质量高、社会声誉好。

--学科创新高中,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的基础上,突出学科建设特征,在数理、人文、科技、体育、艺术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形成明显的学科优势。学校有完整系统的特色学科课程体系、专业教师队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学科兴趣或特长,教育质量高、社会声誉好。

--普职融通高中,融合升学预备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形成多元选择的课程体系,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富有成效的就业指导,可与职业类学校合作办学,实行学籍流动和学分互认,社会声誉好,同行认可度高。

--国际高中,以接纳外籍学生和开展国际课程教学为主,科学整合中外高中教育优秀元素,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课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三、基本原则

(一)整体规划。综合设计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的项目,使学校在全市统筹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全面布局多样化办学的定位,使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各具特色的自主发展;系统安排多样化试点的进程,使学校在有序的基础上快速提升。普通高中发展规划兼顾与职校的融通和与高校的对接,使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形成“一盘棋”。

(二)分类推进。根据办学体制多样化、办学模式多样化、育人方式多样化的要求,根据不同学校的办学基础与条件,灵活制定多样化办学的推进策略,抓住规划、实施、评价等关键环节,对项目试点学校进行分类指导,做到一校一方案、一校一路径、一校一评价。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先试点后推广。

(三)政策激励。以项目申报和立项的方式,积极鼓励普通高中进行多样化办学探索,根据必要性、可行性与创新性原则,针对不同高中多样化办学实践的不同需求,予以专项经费、扩大办学自主权、调整招生政策、增加教师编制等行政支持,使其不拘一格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自主发展。强化自主办学的主动性、能动性意识,在全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整体规划的框架内,以本校核心价值观及文化传统为出发点,积极选择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课程建设、合作办学等方面的自主发展与特色发展取向,并坚持不懈地进行校本化的思考、实践与建构。

四、实施步骤

我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工程”,实施周期为5年,分三个阶段推进。

(一)规划启动阶段(2011年7月-2011年9月)

制定下发《南京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实施意见》;成立市级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项目专家组;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工程”项目招标。

(二)实施推进阶段(2011年10月-2013年12月)

1、项目初期(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对项目申报学校方案进行评审,确定项目建设学校;开展咨询指导,完善项目学校实验方案;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下拨启动经费。

2、项目中期(2012年1月-2012年12月)

项目学校自主开展实验工作;组织专家组定期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过程指导和监督;序时开展项目中期评估和反馈。

3、项目后期(2013年1月-2013年12月)

项目学校结合专家中期评估报告进行纠偏调整、总结提高,完成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建设改革发展实验报告。

(三)总结推广阶段(2014年1月-2015年7月)

专家组对项目学校进行评估验收;根据项目建设成效进行奖励;项目工作小组形成市级实验报告;全面推广项目学校改革经验,整体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将高中教育的发展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成立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领导小组和由专家组成的项目指导团队。制定“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工程”项目创建标准及细化方案,规划区域高中的办学定位,建设好每一所高中,形成“市级统筹规划,区县科学管理,社会有效参与,学校自主发展”的普通高中管理格局。

(二)创新体制机制。探索项目学校普通高中社会融投资体制建设,通过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吸纳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普通高中办学;探索实行弹性学制、导师制、分层次走班制、学分互认制等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探索试点学校办学特许政策,对一批办学水平较高,项目实施成效显著的普通高中,给予招生录取、课程设置、人员聘任、考试评价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不断适应高考招生改革,探索与各类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积极开设“高校直通车”。

(三)加大经费投入。坚持“以奖代拨”的原则,“十二五”期间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对立项的试点学校采取市区共建的方式,根据项目实施需要给予相应的启动经费。项目实施后期,通过评估验收,视投入与效益比及区县资金配套情况对多样化特色化改革探索卓有成效的试点学校给予一次性奖励。

(四)优化课程设置。积极研究国家法规性课程框架内的学校自主课程建设策略,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使全市高中课程建设按照规范--质量--特色的发展路径,科学有效推进;积极开展学科课程基地建设,整合优质课程资源,跨校共享精品课程。依托高校和社会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为学有专长的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空间。

(五)加强队伍建设。在普通高中实施“三名工程”,着力培养一批名校长、名教师、名学科带头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道德、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积极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和培训制度,为试点学校引进专长教师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

(六)健全评价体系。建立、完善普通高中发展性、多样化评价机制,通过细化指标和调整权重来增加学校特色发展的动力。建立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学校以及教师、学生多元评价体系;积极探索社会评价在推进普通高中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形成政府、专家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