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蒂永战役:英法百年战争的终结之战

2020年07月06日10:21:56
APP永久免费入口

15世纪50年代,英格兰人在法兰西境内的征服事业已岌岌可危。经历了四代人在百年里的不断努力,他们不仅没有夺取法国国王的大位,反而连自己原有的封建领地也朝不保夕。作为对手的法国人,在一系列失败后起死回生,终于让胜利的天秤开始倒向自己。

1453年,在位于今天法国西南部的阿基坦山区。两军激战于卡斯蒂永的战场上,联手终结了这场旷日持久的鏖战。

虚弱的征服者后裔

1420年的《特鲁瓦条约》签订后,英格兰人已经看到了彻底击败法国瓦鲁瓦王室的曙光。按照条约内容,年轻的国王亨利五世会在年迈多疾的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这样一来,哪怕还有部分诸侯不服,法兰西北部与西部的大片领地,都要以英王为他们的宗主。

然而人算毕竟不如天算,四处奔波的亨利五世很快死于痢疾。那位久病成医的精神病法王,硬是比猝死的对手多活了一个多月。《特鲁瓦条约》的协议,不攻自破。英军必须再次用战争手段,去迫使法国人签订下一个合约。他们按照这样的既定方针,先后在克拉旺与维尔纳伊重挫了重组后的法军。最终在新奥尔良城下,被横空出世的圣女贞德搅局。

不甘心失败的英国人,在1431年烧死了被俘的贞德。同一年,刚满10岁的国王亨利六世,就被安排到巴黎进行了法国国王的加冕仪式。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亨利,与他的同名父亲相去甚远。他在完成仪式回国后,就再也没有重返法国领地的机会。法兰西王室的部队在五年后,就夺回巴黎。同时,分散在各地的英军城镇和要塞,也被各路法军包围收割。年轻的亨利六世发现,自己连组织一支先祖那样规模的远征军都希望渺茫。

相比开启英法百年战争的金雀花王朝,亨利六世所在的兰开斯特王朝,一直以得位不正而饱受诟病。第一代君主亨利四世,依靠叛乱上位。为了安抚贵族们组成的议会力量,他不得不将大部分税收开征权,都下放给议会。这种保王位而不保兵权的做法,让贵族们有了直接抵制国王征兵的权力。

这样的后果在亨利五世时期就非常明显。他在重启与法国人的战争后,已经无法凑出当年爱德华三世那样数量与质量都非常不错的军队。表面上,很多大贵族还是被胁迫着渡海参战。但有限的军费让英国人只能更多的招募弓箭手充数,用于近战的步兵则数量聚减。若非阿金库尔战役的胜利,百年战争可能早40年就结束了。

现在,亨利六世继续依仗自己的兰开斯特系人马,同时应付法国和国内的反对势力。一次又一次的议会撕逼,让征兵工作变得支离破碎。即便是有了为数不多的开战机会,也迫于有限的拨款,只能用很少的部队去小打小闹。

因祸得福的废太子

相比亨利六世的一路跌停,法国国王查理七世的命运可谓是触底反弹。《特鲁瓦条约》签订后,他实际上已经被取消了王位继承权,成为了蜗居法国中南部的废太子。一直到亨利五世暴亡,他才有了继续为自己和家族争取王位的法理依据。

1429年,他在奥尔良城被数目有限的英军围困。最后靠着圣女贞德的出现,以及残存奥尔良派贵族的支持,化险为夷。抓住历史进程的太子,在当年加冕为法国国王。赶在混乱的英国人之前,完成了对法兰西至高权力的抢先注册。1435年,他与境内最大的反对势力--勃垦第公爵达成谅解,后者退出对英军的支持。一路看涨的新国王,在第二年夺回了被占领多时的首都巴黎。

非常讽刺的是,查理七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英国人的帮忙。过去的法王虽然屡次追求中央权力的集中,却总是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功亏一篑。相反,英国人则通过内部和解与出钱代替服役等方法,形成了相对强势的王权。这种双方内部结构的差别,在亨利五世获胜的阿金库尔战役后,发生了决定性逆转。

由于大量的法兰西贵族在阿金库尔的泥泞战场上丧命,来不及留下子嗣和继承人的地方势力也成批消亡。这让查理七世所要面对的内部问题,相比之前的列为先祖来说,都简单化了。残余的贵族势力,要么选择投靠英王保护,要么继续追随法国王室抵抗。如果不愿意在两者间草率站队,也可以躲到南方的普罗旺斯或东北部的勃垦第观望。

这样的结果,不仅让瓦鲁瓦王室的抵抗力量变得单一而团结,也将更多纷乱不确定因素抛给了英国。完成初步集权的查理七世,真是依靠这样的历史进程,开始了更大幅度的改革措施。

1439年,法王在奥尔良召开的会议上,提出征收特别税款,组建规模远超过去王室卫队的常备军力量。这个提议以压倒性的优势得到通过,并会在之后的历年都征收用以维持王室军队的固定税款。

这个至关重要的决议,帮助查理七世组建了一支不同于以往的法国军队。他们在个人战力、战术编组、武器技术等方面,都对英军获得了巨大优势。在物资补给和日常供养方面,更是遥遥领先。

崭新的法兰西王师

从1339年起,查理七世的王室军队以很高的起点建立。过去依靠封建领主、城市民兵和雇佣军混杂而成的部队,现在都做了较为精细的规范化处理。

作为《奥尔良法令》的核心内容,分散在王室与周边地区的骑士被大量招募,成为统一的法兰西宪兵骑士部队。每个分队以连为单位组建,包含了:1名骑士连长、1名同样是重骑兵职责的见习骑士、1名负责打理马匹和杂物的扈从、3名弓弩手。

第一期改革就为查理骑士组建了100个连的宪兵骑士部队。除了几个重要城市外,他们也驻扎在一些乡村城镇,展开日常的训练和战备活动。由于都是靠国王发放薪金为生的职业军,宪兵骑士不会在战争进行到一半时就要求赶回家乡务农。他们也不会像过去的地方贵族那样心高气傲,为荣誉而争先恐后的破坏战术纪律。

每次集合作战,骑士与重骑兵都会被击中成为独立的作战部队。而各连下属的弓弩手,也被汇成数量可观的远程支援力量。由于骑兵连中的所有成员都配备了乘马,在行军时不至于前后脱节。将士们更不会因为赶路,而在战前就消耗大量体力。骑士们往往自小就开始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是非常适宜的职业军兵源。弓弩手则为了加强专业水准,不惜花钱从意大利、弗兰德斯、纳瓦拉和德意志等地区招募专业人才。

当然,仅仅依靠宪兵骑士连的规模,还不足以在战争中执行各种繁杂的任务。所以查理七世的第二个军事改革对象,是境内个城乡地区的民兵团体。他们被重组为类似地方军的单位,获得王室弓箭手的名号。其成员本身就是过去的地方民兵或雇佣军,甚至土匪集团。所以同样适宜改造成专业化力量作战。而且加入王室弓箭部队,还能获得国王赐予的免税权。这让原本分散杂乱的地方武装,也成为了王室可以调遣的力量。

最后,法国人还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组建规模庞大的炮兵部队。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不是军人,但却是那个年代的高科技人才与熟练工匠。由于王室和勃垦第公爵的关系缓解,不少数量的铸炮师与炮兵从弗兰德斯而来,为法兰西建立了日后数百年的强大炮兵传统。

他们不仅为国王打造更大的攻城炮,还能制造大量的小型多管火炮与后装野战炮。刚刚出现在意大利等地的火绳枪,也在这个时候进入法国军队。

经过10年的征集与整训,查理七世已经拥有了当时西欧地区最好的专业军事力量。相比日益凋敝的英军来说,这样一支强军无疑是可怕的洪水猛兽。加之法兰西各地大贵族纷纷倒向巴黎,英军的前沿态势可谓雪上加霜。

风卷残云

当法国人厉兵秣马之时,英国人还在忙于内部的扯皮争斗。国王对议会无力控制,自己的亲信处处遭人记恨。很多大贵族对于渡海去保卫国王或其他人的领地,表示消极。普通农民和士兵,也不愿意为几个军饷而去冒巨大风险。

1450年,法国人终于拉开了最后反击的大幕。3000名由宪兵骑士为核心的法国王军,联合了20000布列坦尼公爵提供的部队,开入了防御松散的诺曼底地区。当地的防卫基本上靠数目有限的地方部队担当,根本无力阻止查理七世的攻势。英国议会只能勉强凑出一支5000人的援军来救。双方在爆发了决定诺曼底命运的福尔米尼战役。

结果,数目有限且兵种单一的英军,在自己的阵地上遭遇了两股法军的联合攻击。几小时内,法国前军的火炮都在长弓射程外轰击英军阵地。怒不可遏的英国人,只能鲁莽的冲出防线,杀向法军的炮兵阵地。依靠下马骑士和扈从的猛攻,他们暂时击溃了当面的法军炮兵和步兵。但另一支法军重骑兵部队,已经从侧翼赶到。

英军指挥官立刻要求全军转向,迎击冲锋的重装骑士。但在他们完成最后的阵型转换前,法军骑兵就已经冲到跟前。身披板甲的宪兵骑士,迅速击破了缺乏重步兵保护的英军阵列。在之后的混战中,超过2000的英军被杀,1400人放下了武器。更重要的是,被英军控制了几十年的诺曼底地区,永远的回到法国人手里。

第二年,查理七世的军队又杀入了法兰西西南部队的阿基坦地区。这里已经在英王治下有300年之久,屡次成为英军进击法国腹地的前哨基地。当地盛产的葡萄酒,占据了英王每年收入的大头。但脆弱不堪的防御力量,根本无力阻止法王的再征服。

随着首府波尔多的陷落,百年战争似乎已告结束。但让法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当地的市民已经习惯了自己英王臣民的身份。一个请愿团赶到伦敦,向无能的亨利六世求救。议会中的反对派也趁机对兰开斯特家族大肆攻击。这迫使兰开斯特党人派出老将塔尔博特和3000人的微弱兵力,渡海突袭了波尔多。

由于法国人的情报失误,查理七世将军队调往北方的诺曼底设防。塔尔伯特和他的小规模部队,成功登陆阿基坦沿海,一路摸到了波尔多城下。他们在当地市民的支持下,获得了英军在百年战争中的最后一场胜利。

最后一击

1453年,10000人的法军部队南下阿基坦,开始对波尔多英军的最后一击。除了王室的精锐部队和大量布列塔尼武装,这支法军的主帅也颇为引人瞩目。查理七世的炮兵大师--简.必维尔,成为了人类历史上首个统帅三军的炮兵指挥官。

深知大难临头的英军,也从本土等地凑出了6000军队,交给收复波尔多的英雄塔尔伯特指挥。这名为王室奋战多年的老将,带着自己心爱的四子一起,奔赴阿基坦前线。鉴于法军三年前用强大的火炮,轰开了卡昂等诺曼底主要城市的防御设施,塔尔伯特决心放弃守城,寻找野战破敌的良机。

这年的7月8日,兵分三路前进的法军,抵达了开往波尔多途中的交通要道--卡斯蒂永。他们迅速发起了围攻战,并吸引了志在也战的塔尔伯特注意。他下令驻防在波尔多等地的守备队离开城镇,向着法军的集结点进发。如果进展顺利,那么法军可能在围攻中遭遇内外夹击。

但此时的英军,早已不是过去那支由强势君主带领的常胜之师。塔尔伯特除了从海峡对岸带来的少量直属精锐外,必须倚重各营区内的英国和阿基坦本地武装。这些人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以快慢不等的速度,分头并进。其中,只有塔尔伯特带领的小规模力量,以最快速度赶到了卡斯蒂永附近。

7月17日,塔尔伯特率领麾下的500名骑士与重装甲士,突袭了卡斯蒂永附近的一座修道院。在800名同样骑马尾随的长弓射手掩护下,他们将驻防在修道院里的一支法军前哨部队击溃。同时,有数千英格兰和阿基坦地方部队,也在此时陆续赶到附近。

塔尔伯特在激战后,简单了观察了战场形势。通过法军溃退时扬起的尘沙和数目众多的旗帜,他判断有大批法军正在移动自己的阵地。尽管深知己方数量不足,他还是决定抓紧时间出击。以便在对方立足未稳时,就击溃庞大的对手。这个致命决定,让6000英军在匆忙中冲向了法军布置的死亡陷阱。

原来,在抵达卡斯蒂永后,简.必维尔就在营地附近构筑了巨大的炮兵阵地。法国人在周围挖掘了壕沟,布置了拒马。壕沟之后是用木材临时搭建的胸墙和炮位。大型火炮的操作人员,可以在移动挡板保护下完成填装。然后拉开身前的挡板,进行发射。大量的小型火炮、火门枪和新式的火绳枪,也布置在炮兵阵地之内,数量足有300门之多。英军则对此毫不知情。

此后的1个多小时里,塔尔伯特指挥数千英军对必维尔设计的阵地,进行了猛烈不止的强攻。长弓射手一边躲避工事内射出的弹药,一边张弓射箭。获得掩护的下马骑士和重装步兵,则手持剑盾或战斧,企图破坏法军的木质工事。

法军则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火力优势。大量的多管火炮与散弹轮射,将三五成群杀来的英军击毙。由于英军对所要遭遇的情况估计不足,甚至一度出现了法军开炮一次,就击中6名英军的惨状。在火炮洗礼之余,他们还要遭到大量火枪和弓弩的袭击,几乎完全被压制在敌军阵地前,抬不起头。即便是少量精锐翻越了壕沟,也会遇到法军的下马骑士和步兵。后者以逸待劳,用长柄武器或战斧,将英军打翻下去。

在英军艰苦的猛攻法军阵地时,一支由布列塔尼公爵率领的骑士部队,出现在了战场附近。这1000名重甲骑兵,迅速从右翼杀出,横扫了队形紊乱的英军步兵。大量只穿轻型护具的长弓射手被骑兵撂倒,落荒而逃者也惨遭身后骑士的砍杀。整支英军就此被对手击溃。

由于曾被法军俘虏,塔尔伯特在获释前发誓不再武装面对法王的军队。因此,卡斯蒂永战场上最勇猛的武士,选择不批护甲,布衣督战。

在身边人纷纷开始溃逃后,他依然骑马留在原地坚守,一直到追击而来的法军将他砍倒。英军在百年战争中的最后一位猛将,就此结束了自己的军事生涯。随他一同而去的,还有4000多名英格兰和阿基坦的将士。

百年战争结束

1453年的卡斯蒂永战役过后,英格兰彻底失去了阿基坦,更输掉了整个百年战争。除了一个毗邻英吉利海峡的港口加莱,他们已经不再拥有其他欧洲大陆上的领地。

消息传到伦敦,已经矛盾重重的英国议会立即炸锅。长期把持要职的兰卡斯特家族成员,被以约克家族为首的反对派,喷的体无完肤。内心脆弱不堪的亨利六世,因巨大的打击而患上了精神疾病,成为比查理七世父亲更有名的“疯王”。后来持续30年的玫瑰战争,就从这一刻埋下了定时炸弹。

至于法国方面,查理七世的威望达到了顶点。法兰西中央王权独霸的局面,也再次浮现出来。尽管在担惊受怕中渡过多年国王,已时日不多,但给继承人留下的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局面。而拒绝同英格兰继续合作的勃垦第人,以及为法王反击出力甚多的布列塔尼人,都会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感到懊悔不已。日益强化的王权,很快将会笼罩在他们头上。30年内,两个法兰西地区最大的封建王侯势力,将在巴黎的软硬并施下,灰飞烟灭。

军事层面,卡斯蒂永战役同样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自百年战争开始,就屡屡偶露峥嵘的火药武器,引起了全欧洲的更多关注。新的炮兵阵地与火器样式,将开始以更迅猛的速度进行升级更新。这种巨大的推动力,将确保西欧势力在近代伊始,就对其他地方的文明保持武器优势。

而法国人通过《奥尔良法令》组建起来的王室军队,也会在很长时间内,继续霸占西欧最大规模常备军的位置。由宪兵骑士--专业炮兵--王室弓箭手形成的法军武力结构,也会影响周边列国,成为一时风尚。这样的设计或许并不完美,却让法国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霸占西欧第一军队的位置。